做老闆,是很多人的夢想。創業家Mark指出,創業和打工的收入一定是很不一樣,創業初期收入有機會大跌。從事幼兒教育多年的Christie和 Joan放棄穩定的工作,自組playgroup 公司,雖然有做財務預算,又熟悉幼兒行業,但尚未開業已經超支,有甚麼辦法開源節流呢?回望當初的決定,她們又學到甚麼?

真人語錄

Mark:想創業?最重要是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創業初期,收入大跌是很正常的。

Joan:我們會盡量親力親為做每件事,買回來的櫃會也自己安裝。

Christie:有些事情是要硬著頭皮去做,要做過才能取得經驗。

 

創業理財5大心法

走出comfort zone去追求理想,無疑是令人鼓舞。但創業往往涉及許多資金,從個人理財的角度,你是否準備好?

  1. 調整心理。打工一族每月獲發工資,做老闆則先要準備好創業及營運資金,明白生意上軌道前,收入可能遠低於打工,甚至是無收入或錄得虧損。
  2. 別將所有積蓄放在生意上。創業不一定會成功,必須預留相等於三至六個月開支的錢,一旦創業成績未如理想,又未能立即返回職場,可作應急之用。
  3. 若有家庭負擔的話,便要預留更多款項,以支付家人各項基本的生活開支,例如樓按供款、子女教育及保險等。
  4. 審慎評估通過借貸去創業的利弊。借貸可以即時增加資金,擴大公司規模;但若業務出現虧損,除了輸掉個人儲蓄,還要承擔額外債務。故借貸必須要謹慎!
  5. 涉及經營一盤生意的理財策劃雖然遠較個人理財複雜,但要做到量入為出,有些基本原則還是大同小異的。
個人理財 做生意的理財
訂立理財目標 希望想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要做多少生意、賺多少錢
制訂開支預算 計算用以開業及各項日常營運的使費
假設每月收入 評估銷售額及生意可產生的現金流
計算每月的儲蓄 預測銷售額及扣除各項開支後得出的淨利潤
推斷何時達到理財目標 分析業務在不同情況下何時會達到持平,或錄得理想的回報
定時計算手上資產的價值 定時整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