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

失当行为
金融市场

何谓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是违法行为。内幕交易的法律定义颇为复杂,简单来说,内幕交易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 如果某人因为与上市公司有关连,即内幕人士 (如公司董事、职员或公司的核数师等) ,得知涉及该公司的一些非公开资料,而这些资料一旦被公开,将会影响该公司的股价。内幕人士在公众没有获悉这些资料的情形下,进行买卖或怂恿他人买卖该公 司的股份或衍生工具,藉以牟利或避免亏蚀。
  • 如果某人透过其所认识的与上市公司有关连的人士,即内幕人士,取得某些内幕消息,并在公众没有获悉这些资料的情形下,进行买卖或怂恿他人买卖该公司的股份或衍生工具,藉以牟利或避免亏蚀。

如果因有亲戚在上市公司工作,而藉着他提供的内幕消息买卖股票,是否违法?

任何人士藉着「亲戚」在上市公司工作的关系,取得对该公司股价有影响的非公开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买卖有关股份,就可能触犯法例。该「亲戚」亦可能因向他人披露公司的内幕消息,及/或怂恿他人买卖有关股份,而遭受检控。

内幕交易与操控市场有甚么分别?

不少人都把内幕交易与操控市场的概念混淆。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市场失当行为。

内幕交易是指从内幕人士取得资料或消息,藉以买卖或纵使他人买卖有关股份或衍生工具,从而牟利或避免亏蚀。例如,当一家上市公司的会计师得悉该公司的业绩会较预期的为佳,便在此消息尚未公布之前买入该公司股份。该公司股价在公司业绩公布之后急剧上升,会计师便趁机卖出先前购入的公司股票,从而牟利。

市场操控是指某些干预证券或衍生工具市场的实际供求的活动,从而就该证券或衍生工具的价格或交投量营造出虚假或误导性的表象。市场操控不涉及内 幕消息。

举例来说,当某人故意买入某只低价股票,从而营造出对其股价有利的误导性表象,致使股价升高,吸引投资者追捧。有关人士其后再将股份高价出售。当有关消息被证实为虚假时,股价便会大幅下跌,使追捧的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

进行内幕交易的人士会被判处甚么刑罚?

进行内幕交易的人士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由2003年4月1日起,在《证券及期货条例》下,证监会可透过民事及刑事双轨制裁机制更有效地打击内幕交易等的市场失当行为。新成立的 "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 会处理各种形式的市场失当行为民事个案,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以及散播虚假及误导性资料等。该审裁处会以民事举证准则作出裁决,并可施加多种民事制裁,例如下令违规者交出所赚取的利润、发出「停止及终止令」及「冷淡对待令」,以及撤销违规者出任公司董事等。

另一方面,如果证据充分,犯案者亦同样会受到刑事检控。一经定罪,进行内幕交易的人士可被判最高入狱10年及罚款1,000万元。

此外,证监会的持牌人如被裁定进行内幕交易,或会被暂时吊销甚或撤销其牌照。

如何防止内幕消息外泄?

当一家上市公司正进行重大公司活动,例如,商讨一项主要的交易、安排配售股份及考虑供股等,该上市公司便可能需要暂停其股份在联交所的买卖,以防止因价格敏感资料外泄而令市场出现不公平及混乱的情况,并杜绝可引致出现内幕交易的机会。当交易落实并刊载有关公布后,公司便可复牌,投资者亦可在消息充分披露的情况下继续买卖。

投资者如何获取公司的最新消息?

投资者须时常留意公司的公告,以便得悉公司的最新情况。如果投资者并非注册股东,而所拥有的股票是以代名人的名义登记并存管于中央结算系统,那么 ,投资者便须联络经纪行或银行以取得股东通告。此外,投资者亦可要求经纪行或银行,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经香港结算有限公司转交过户处,以获得过户处向上市公司股东发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