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年金建議書

年金
準備退休計劃
保險

當我們購買年金產品時,保險中介人會提供一份保險利益說明文件(一般稱為建議書),當中羅列客戶的簡單資料,以及有關該年金產品的保費、年金收入、年期、身故利益等。

很多消費者都看不懂保險建議書,因為當中有很多的數字及不同的列表。當然,保險中介人會向客戶解釋建議書內容,但若消費者可以自己掌握一些重點,便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關產品及保障自己的權益。

化繁為簡,掌握3個重點

年金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投保人把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現金收入,以應對長壽所帶來的財務風險。所以我們看年金建議書時,重點應放在保費、年金收入及派發年期三方面。

1. 保費:

掌握重點 必須留意
整付還是分期繳付? 確保自己有足夠財務能力繳付全期保費,及預留足夠現金應付日常開支及突如其來的支出。
若分期的話,要供多久? 每期保費是多少?
全期總保費是多少?

 

2. 年金收入:

掌握重點 必須留意
每月派發還是每年派發? 每期保證收入是多少? 非保證年金收入/紅利/獎賞只是估計數字,並不保證,最壞情況下可能是零。
   每期非保證收入是多少?
   每期總收入是多少?
   年金收入遞增比率?
   (如有的話)
按年遞增的年金收入可以平衡通脹風險,但此類產品的保費亦可能會較高。

 

3.  派發年期:

掌握重點 必須留意
年金收入何時開始派發? 年金收入派發的時間是否配合你的需要。即期年金一般在繳付保費後,隨即開始派發;而延期年金則到指定年期或年齡後才開始。
年金收入派發多少年? 確保派發年期符合你的預期壽命(可參考香港人均壽命: 男性約為82歲,女性約88歲) ,及考慮你的需要。
全期總派發年金收入金額?
(若是終身年金,可以香港人均壽命作為參考,計算總派發金額。)
小心分辨金額中有多少是保證,多少是非保證,特別是一些標榜高回報的產品。

積存生息vs. 每期提取

年金建議書內提供多個有關年金收入、退保價值及身故賠償的列表,當中一般以「積存生息」及「每期提取」作計算。「積存生息」是假設投保人不提取年金收入,保留所有保證及非保證收入於保單內以非保證的保單息率滾存,所以計算出來的全期總累積金額或會十分吸引,但消費者必須留意當中包含的假設及非保證因素。

年金的作用是把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現金收入,幫助投保人應付退休生活支出,所以投保人每期提取年金收入才符合年金產品的作用及原意,故投保人應著重看「每期提取」列表的數字為佳。

其他應留意的資料

掌握重點 必須留意
退保價值 提早退保或終止年金可能會引致大額財務損失,投保人應確保有足夠財務能力繳付全期保費及有足夠流動資金,避免中途退保。
身故賠償 身故賠償視乎保單當時處於保費供款期還是年金入息期。若處於供款期,受益人一般可取回不少於已繳保費的全數金額作為身故賠償。若處於年金入息期,不同計劃有不同的身故賠償安排或選擇。
附加保障
(例如危疾預支、永久傷殘免繳保費等)
附加保障不是購買年金的目的,所以消費者不應把它們視作主要考慮因素。

比較年金產品

年金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而且可能需投入較大金額,所以消費者投保前應多作比較。選擇年金時,應作對等的比較。一般而言,在保費金額、供款期及入息期相同的情況下,年金收入自然愈高愈好,但必須留意當中有多少是保證,多少是非保證。若要比較不同保費金額、供款期或入息期的產品,就需要計算內部回報率,詳情請參閱年金回報是否吸引一文。此外,消費者也應考慮保險公司的信貸風險及服務質素等。

投委會及保險業監管局共同制作的教育資訊

2018年12月28日